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 > 镁业动态 > 上海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“以 Mn3O4和稀土镁合金为例”获“挑战杯”特等奖

上海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“以 Mn3O4和稀土镁合金为例”获“挑战杯”特等奖

  • 发布人:管理员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11-23
  • 浏览量:980
【字体:

11月18日晚,第十五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上海举行。上海交通大学以总分510分打破由自己创造的赛事历史纪录,再次问鼎“挑战杯”。这是上海交通大学继1991年、2011年、2013年、2015年四次问鼎并获得可永久保存的“挑战杯”之后,第5次夺冠。上海交大也因此成为“挑战杯”赛事历史上首个连续四届获得最高荣誉的高校。交大本次进入决赛的6件作品中,4项获特等奖、1项获一等奖、1项获二等奖。此外还有1项获“一带一路”国际专项赛项目特等奖。

特等奖4项,分别是: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“基于漩涡水动力特性的触须集群式海底集矿装备”;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“发动机尾气余热驱动的冷藏车吸附式制冷系统”;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“基于视觉信号分解与融合的单屏多通道显示技术及应用”;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“晶体中缺陷的原子尺度观察及形成机制的研究——以 Mn3O4和稀土镁合金为例”。一等奖1项,为: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“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心肌缺血评估系统”。二等奖1项,为: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“为梦独行:城市‘空巢青年’现象聚焦”。“一带一路”国际专项赛项目特等奖1项,为:“一带一路”国家重大工程投资风险识别与防范。

 

晶体中缺陷的原子尺度观察及形成机制的研究——以Mn3O4和稀土镁合金为例

 

作者:郑景旭、王劭涵、查鑫澄

指导教师:陈彬

学院: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

项目介绍:研究了锰氧化物中的晶体缺陷问题,发现并首次报道了 Mn3O4中的伪孪晶界面。此外,系统地研究了一系列稀土镁合金中次生相在原子尺度上的生长机制,解决了该领域遗留下的部分争议。团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4篇,投稿中SCI论文1篇。

【关键词:上海交大 稀土镁合金

相关文章